石泉:打造县域紧密医共体 共享优质医疗惠民生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20-02-20 11:39
分享

针对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弱、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差等问题,石泉县围绕“石泉人尽可能不到外地看病”和“服务优、成本低、保障好”目标,以健康石泉建设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实施“集团式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小病首诊在村级、大病在县内、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逐步形成。
  一、强化党政统筹,凝聚合力推进医改。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医改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重点工作,制定顶层“设计图”,明确医改“任务表”。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负责牵头,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全县上下整体联动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工作,形成主体责任明确、投入保障到位、部门政策协同、决策科学高效的管理新体制。
  二、实施“七化建设”,构建优质服务体系。一是管理集团化。将11个镇卫生院划分为两片,分别组建以县医院、中医医院为龙头的两个医疗集团,人、财、物、事管理权全部划归医疗集团。二是服务便利化。距卫生院5公里以外的行政村均设置标准化村卫生室。规划4年内全县建设75个农村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配备4—8名医技人员,服务2000—2500人,已建成20个。三是设备现代化。制定医技设备配置长远规划,县财政按采购总额30%补助。建成县域医学检验中心和集团影像、病理、体检中心,检查结果互认。四是提效信息化。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县镇村三级建成远程会诊系统。五是负担合理化。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减少不合理检验检查,减轻患者负担。六是环境法制化。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县镇公立医院全部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医疗纠纷,维护正常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七是监督严密化。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医疗集团设立党委和纪委,建立集团及院长考核机制、社会评价体系。
 三、推行“五位一体”,实现县镇村一体化管理。实施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发展“五位一体”。一是建设管理共同体,上下连心为一家。集团内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考核“七统一”管理,形成事务管理一体化、集团化运行格局。二是建设服务共同体,业务协同强基层。组建医疗、公卫、财务、疾病信息、人事五个管理中心,统一推进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服务包干、责任包干、上下联动。三是建设利益共同体,提高待遇稳人心。实施新农合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制度改革,建立集团内上下转诊机制,重点提升基层诊疗量。建立县镇村三级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基层人员待遇明显提高。四是建设责任共同体,服务意识有增强。医疗集团依据服务能力分级制定个性化诊疗范围,逐级明确收治病种目录,彻底扭转镇村“重公卫、轻医疗”现象。五是建设发展共同体,群众就医更方便。针对性梳理镇、村服务短板,在阵地建设、学科建设、师徒结对、人员下沉等方面建立“帮、补”机制,带动基层共同发展。
  四、建立“五项机制”,筑牢医改基础保障。一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财政每年新增预算近3000万元。二是调整人事管理机制。实行医疗集团编制总量控制,落实医疗集团用人自主权,推行层层聘用制。三是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实行医疗集团负责人任期目标制和年薪制,薪酬由县财政保障。落实“两个允许”,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四是强化运行管理机制。成立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和医疗集团管委会,每个集团增配2名医改专职副院长和1名总药师,统筹集团管理。五是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建立紧缺型人才引进、业务骨干培育、一线人员补充等多层次人才保障机制。
  通过打造县域紧密医共体等一系列改革举措,该县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9年,该县县域内就诊率达91.12%,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25.55%,同时镇卫生院可治病种增加70种,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1.3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增长6.22%,基层诊疗能力明显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优质、便捷、高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