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创新建立“1522”基层医改模式

作者:刘勇来源:汉阴县卫健局发布日期:2021-07-30 14:30
分享

近年来,汉阴县围绕“强基层、促下沉、可持续”的要求,创新建立“1522”基层医改工作模式,通过完善治理架构、理顺体制机制、深化服务内涵,推动县域医共体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该县分为三个层面,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制度完善、运转协调、充满活力的医改工作治理体系。一是在县级政府层面,成立由县长任组长,1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分管副县长担任“施工队长”,定期召开管委会会议、工作协调会,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在主管部门层面,设立“一办两中心”,即:管委会办公室、人力资源中心和财务管理中心,提高协调效率,全年优化人员配置15人,统筹县级医院项目资金落地到镇卫生院6800万元;三是在牵头医院层面,将以往三个医共体整合成“县域医共体总院”,做为一个单元对口所有镇村医疗机构,由县级综合医院牵头,形成“一体两翼”的运行模式,医共体总院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并制定了章程。

该县深化“五项机制”,强化内涵管理,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各项任务落实落细。一是深化需求对接,畅通县镇对接渠道,镇卫生院按季度向总院申请帮扶事项,全年共计28项,督促落实24项,完成率86%;二是深化人才下沉,严格执行晋级支医制度,总院对中心卫生院实行驻点帮扶,下派帮扶团队7个,对一般卫生院开展巡诊指导114次;三是深化技术贯通,加强远程医疗平台应用,建立医共体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完成双向转诊1112人,远程诊疗3820人次;四是深化信息共享,推进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拟定分期建设规划,完成政府、医院与银行的“三方筹资”方案,推动分级诊疗;五是深化目标考核,修订完善县域医共体考核评价细则,定期开展督导考核和成效评估。

该县实行“两个包干”,构建利益联结机制。以转变资金分配方式为杠杆,促进县镇之间利益联结,推进医防融合,实现县域医共体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结余资金县镇村之间按6:3:1分配,配套制定县镇两级诊疗目录与内部控费制度,2020年,全县医保基金包干使用结余1000万元,扭转了上年度赤字和分级诊疗只有上转的状况。二是实行医共体公卫资金打包使用,全县公共卫生资金打包拨付医共体总院统筹使用,探索推行“医护人员按量取酬、县镇之间相互结算”管理模式,促进县级医院积极参与镇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县级医院组建14个技术小组参与镇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医务人员收入多元化增长。

该县下放“两项权利”,赋予医共体总院对镇卫生院的管理权,切实提高医共体管理能力。一是下放镇卫生院院长任免提名权,2020年医共体总院共推荐2名优秀人员担任卫生院领导职务,2名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上挂为县级医院副院长。二是下放县对镇综合管理考核权,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公共卫生、医疗质量、医保基金使用情况作为考核重点,对成员单位每半年开展考核,作为全县“创争出”排名的重要依据,镇卫生院对医共体帮扶的配合度与依从性明显提高,医共体制度优势进一步凸显。通过落实一系列配套措施,该县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县域内就诊率达92.1%,镇村诊疗量占比达6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