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从医一甲子,耄耋之年仍坚守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19-01-08 11:44
分享

他年逾耄耋,从医一甲子,用毕生心血推动紫阳县卫生事业发展。如今虽已86岁高龄,但体格硬朗,精神矍铄,始终以满腔的热情在工作岗位上深耕细作。他就是紫阳县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张景春。

张景春,陕西省周至县人,1952年毕业于陕西省卫生学校,1956年考入西安医学院,1961年服从组织安排来到紫阳,成为紫阳县人民医院外科奠基人。1994年退休后,因当时医疗人员紧缺,他又被返聘回来继续坐诊,直到2006年调至病档室工作至今。

弃农从医 励志救人

解放之初,百废待兴,正值初中毕业的张景春,为了一家人生活能够宽裕些,选择了当时奖学金较多的农学院学习畜牧专业。学习期间在他心里突然萌发了养畜不如救人的想法,后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当时就是想学医”。有了这个想法的张景春在学习畜牧专业一年后毅然选择了弃农从医,转而学习医疗专业,自此,拉开了他67年的医者之路。

毕业后,张景春陆续在当时的渭南县医院和韩城县医院就职。工作期间他严谨认真,刻苦求知,以满腔的热血服务群众,很快就赢得当地百姓的肯定和赞誉,同时也被医院当成了重点培育对象。此时正准备在工作岗位上大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的他,却不知道一场不幸正在慢慢降临。

195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医学院,年仅24岁的他,在1957年被打成“右派”,就这样开始了他坎坷的生活。

不畏艰辛 支援山区

1961年,一辆列车自西安出发,途经宝鸡,停在了汉中阳平关。一名风华正茂的青年,背着铺盖卷走在车站的人群当中,他就是被打成“右派”后,由组织分配至秦巴腹地,支援紫阳县医疗卫生发展的张景春。

那个年代交通条件落后,火车只能通到阳平关,要到紫阳还得沿途搭乘货车到安康,最后坐船前往。三天后,张景春来到紫阳人民医院,此时的医院只有30名医务人员,20张床位。

来院后,张景春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当时医院包括他在内只有5名医生,一连几天呆在医院值班,成了他多年的生活常态。不仅如此,当时多数乡镇道路不通,很多患者到了医院已经很晚了,他只能连夜为患者进行手术。同样是因为道路不通,对他出诊也造成了极大困难,每次前往乡镇救治患者,他总是自备干粮,翻山越岭,前往患者家中给予治疗。

在一次抢救过程中,患者失血较多,需要输血,但是当时医疗水平落后,医院无标准血清,知道自己A型血的张景春便自愿抽血,为化验室提供标准血清,用于辨别患者血型。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月,这种方式却成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的唯一选择。持续几年后,医院医疗水平得以发展,才停止了这种辨别血型的方式。他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免去了无数家庭的伤痛。

即使如此,命运还是给张景春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为挽救一个垂危的生命,他抱着一线希望坚持急诊手术,可所有的努力却成了徒劳。先是停职,后来打扫卫生,最终解除公职。

他坚信自己的手术没有问题,便给自己的老师打电话、写信询问他的手术方法和步骤有没有错误。得到的回答是:准确无误。可是在那个时代,没有人会去相信一个“右派”的申辩,于是从60年代末直到70年代末,他成了无业人员。

潜心钻研 医术精湛

1980年,经组织召唤,张景春再次从关中来到了紫阳。当时他已过不惑之年,但心中对医学依然崇尚,多年来赋闲在家,始终没有丢掉一身的医学本领。通过自学、求教,潜心钻研外科医疗新技术,励志为更多的紫阳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他在医院能够开展胃肠肝胆等手术的基础上,还创新开展了颅内异物摘除,骨髓内固定,脾切除等手术,填补了多项当时全县医疗技术空白。所作的胰腺囊肿的大网膜填塞加多孔橡皮管外引流术的报告材料,在参加省、地学术交流中获得了广泛好评。

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也相继投身紫阳医疗卫生事业。他带教的医师,也成为紫阳县人民医院临床工作一线岗位上的中流砥柱。

年逾耄耋 学无止境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如今的张景春已年过耄耋,来到他所工作的紫阳县人民医院病档室,老人正低头审阅着一沓厚厚的病历。桌子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医疗书籍,他告诉我们“由于自己是外科医生,现在每个科室的病例都要审核、评分,其他专业有不清楚的地方,自己就会查阅专业书籍,书上没有的还会上网查询,要保证每份病历都准确无误才行”。

2018年8月,紫阳县人民医院组织召开首届“中国医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授予张景春“终身荣誉奖”,当问及他的座右铭时,张景春坚定的说到:“我的座右铭就是为人民服务”。简单而又纯粹的话,正是他这一生不负初心、坚守岗位的真实写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