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帮扶日志——勤劳致富 每一滴汗水都会有回报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18-06-07 16:41
分享

他辛苦劳作了一辈子,送儿子走出了大山,自己照顾身患疾病的妻子和儿媳,养了7头牛,他是汪忠清;他身患残疾,妻子不在身边,一个人照顾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养了40只羊,他是汪孝顺。他们都是洪山镇瓦仓村8组的贫困户,每天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村里荒凉的大山中翻山越岭。 

  你也许会问,如今扶贫工作如火如荼,他们怎么还如此辛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扶贫政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为他们过上好日子的道路清除了障碍,他们必须紧抓机遇、勇往直前,无论多么辛苦,有收获,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一次入户汪忠清家时,是他的儿媳接待我们,第一眼看到汪忠清时,很难想象他已经到了古稀之年了,他看起来精神奕奕,背有点儿弯了,可是说起话来一点儿也不含糊。他家的房子很小,黑漆漆的,站在院子里根本看不清房间里的样子。我们坐在他家院子边儿的枇杷树下话起家常,汪忠清告诉我们他的儿子经常在城里打工,老伴儿有白内障,已经看不清路了,儿媳有精神问题,间歇性地发病。看着他们还住着土木建筑的老房子,离村里主要的交通道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们很担忧,问他为什么不搬去社区的房子住。他说:“家里养了6头牛,还有一头母牛生了头小牛,现在一共7头啦!要是搬去了社区放牛就不方便了,趁着现在身子骨还可以,还能再干个几年!”我们都很讶异,他这么大年纪要照顾家,哪还能有精力养那么多牛?看着我们一脸惊讶的样子,他哈哈笑了,“我去年还卖了两头牛呢,一头就七千左右呐!还是共产党政策好,给我买了牛仔,我自己养大了年底卖了就是一笔收入,来年生活也有保障啦!而且老伴儿和儿媳都享受了医疗救助,生活越来越好了,我没什么操心的,养几头牛还是可以的。”

  看着他说话中气十足的样子,看着他因为我们赞叹他克勤克俭而开怀的笑容,我们不禁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了!

  随后我们沿着刚挖好的山路走访了汪孝顺家。他家的情况比汪忠清家差一些,房子也是破旧的土房子,我们到他家时他正在路边劳作,他很好客,邀请我们去家里坐。屋子很小,柜子上落满了灰,地上也是坑坑洼洼的,在他拿椅子招呼我们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个年近50的男人左手小臂已经没有了,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照顾。贫困户中有残疾往往是最无助、最辛苦的,因为不能做农活,吃喝就成了问题,孩子生活也是问题。当我们问起他今年有什么想法和需要时,他笑着说:“那就麻烦各位领导了,这两年扶贫政策好,给我了一些资金,我养了40多头羊,儿子享受着义务教育,上学不用操心,所以今年想养个100头羊,初步想着分散给周围的农户喂养,也搞个产业嘛。”

  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多少身强力壮的人为了评上贫困户争得面红耳赤,多少人拿着国家给的补助四处打牌,醉酒生事。而这样一位残疾人,他没有可以耕地种植的双手,他可以享受着国家低保补贴,可他没有好逸恶劳,而是想方设法找到了能通过自己劳动而有所收获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无论是为了他年幼的儿子还是自己胸中的精气神儿,他选择靠自己的能力让家庭走出贫困,通过努力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我们常说:“扶贫先扶志”,只有心中有追求,愿意努力拼搏的人才能在帮助和扶持中走得更长远。汪忠清和汪孝顺两户贫困户让我们看到了俭以养德,勤以养家,好的品质和德行将是无形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一个家庭走的更高更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