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医院运用“换血”技术成功救治“熊猫血”溶血病新生儿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18-04-17 00:00
分享

近日,安康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运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等多项技术,成功救治一例罕见重度Rh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目前,该患儿已于日前痊愈出院。

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呼吸不畅,全身皮肤苍白水肿,腹胀明显,转至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进一步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重度Rh血型不合溶血病,血色素只有40g/L,在新生儿属于极重度贫血,同时还伴有肺动脉高压,大量腹水,严重的毛细血管渗漏和内环境及酸碱平衡紊乱,要救命,首选换血,否则这个刚不生不到24小时的孩子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随即,市中医医院新生儿科成立救治小组,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抽调医护骨干负责孩子的治疗和护理。同时,积极与输血科联系Rh阴性血紧急配血,通过输入人免疫球蛋白、激素、蓝光治疗等常规方法阻断溶血,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机体内环境紊乱、维持生命体征等方法暂时稳定孩子的病情。

大量腹水,让孩子呼吸急促;全身水肿,建立液体通路困难重重,但医生又需要动态监测各项血液指标来判断病情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为孩子进行了腹腔穿刺,抽出积液约300ml,减轻腹胀,缓解呼吸困难;护士长及骨干护士排除万难,通过动脉留置建立了两路动脉通路,用于换血和监测、同时建立了两组静脉通路,保证常规药物的正常输入和血标本的采集,让孩子的病情暂时稳定。

患儿入院后10小时,紧急配血送达,在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为孩子进行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整个换血过程3个小时,期间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换血成功后,继续针对孩子同时伴发的严重感染、毛细血管渗漏、肺动脉高压、贫血及内环境紊乱等进行更加精细化的治疗。经综合治疗,患儿全身水肿逐渐消退,呼吸逐步稳定,血红蛋白也趋于稳定,体重增加,于日前顺利出院。

经统计,治疗整个过程中所用的Rh阴性红细胞量达1000ml、血浆近350ml,各类血液制品(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人纤维蛋白原)近450ml,对于这个体重只有1900g的孩子来说,相当于全身血量的12倍。

在该患儿的救治过程中,新生儿科同时运用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新生儿腹腔穿刺术、新生儿动脉留置等多项危重症核心救治技术,在最短时间内逆转病情,给孩子创造了生的希望。

“熊猫血”不是一种病,是Rh阴性血型的俗称,因为比较罕见,属于稀有血液类型,所以又成"熊猫血"。汉族人群中比例仅为千分之三,少数民族可达20%。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是比较少见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母亲为RH阴性血,新生儿为RH阳性血,第一胎RH阳性血通过胎盘进入母亲体内,使母亲致敏产生抗体,因初次免疫反应产生IgM抗体需2-6个月,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处于初次免疫反应的潜伏阶段,因此第一胎发病率很低,第二胎时胎儿体内抗原再次进入母体,发生免疫反应仅仅需要数日,可刺激母亲体内产生大量抗体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新生儿血中红细胞,病情危重的胎死宫内或出生时便出现一系列危重症状如严重贫血、全身严重水肿、肝脾肿大、腹水、呼吸窘迫、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内环境紊乱、心力衰竭及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常于生后不久死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