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康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16-03-04 00:00
分享
文件名称 2015年安康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
索引号 公开目录: 重点信息
公开责任部门 公开形式:
文号 成文日期: 2016年03月04日
有效性 未知 公开日期: 2016-03-04 00:00
内容概述

 

 

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市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结构布局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加强,医疗费用增幅趋缓。 

一、卫生资源

(一)卫生计生机构总数减少。全市卫生计生机构3113个,其中:医院4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889个(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乡镇卫生院173个、街道卫生院个、门诊部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98个、村卫生室239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7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妇幼保健机构11个、采供血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44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卫职校)。与上年比较,机构总数减少了77个,其中:民营医院减少1个,诊所和医务室减少14个,村卫生室减少3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减少26个。

(二)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持续增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3215张,其中:医院9320张,镇卫生院3438张,妇幼保健机构427张。与上年比较,床位总数增加620张,增长4.92%。每千人口床位数4.31张,比2014年4.11张提高0.2张。 

(三)卫生计生人力总量增加,学历水平有所提高。全市卫生计生人员总数19918人,比上年增加201人,增长1.02%。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765人,增加414人,增长2.88%;执业(助理)医师4349人,增加61人,增长1.42%;注册护士5752人,增加61人,增长1.4%。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提高到1.42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提高到1.87人(见表2)。

二、医疗服务

(一)全市医疗服务量增速加快。全市总诊疗量为1197万人次,较上年增加了41万人次,增长了3.5%。出院人数41.1万人次,较上年增加了2.1万人次,增长了5.35%。其中:医院医疗服务总诊疗量达389.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6.5万人次,增长了4.2%;出院人数达30万人,增加2万人,增长了7.1%(见表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量为780万人次,比上年增加22万人次,增长2.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量占总诊疗量比重为65.18%,较上年下降了下降0.38个百分点 (见表5);公立医院总诊疗人次达367.01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6.86万人次,增长4.82%;出院人数达28.11万人,增加1.69万人,增长了6.40%(见表8)。

(二)医院病床使用率有所下降,平均住院日略微缩短。医院病床使用率达92%,比上年下降4.3个百分点;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为53.9%,与去年比较下降3个百分点。医院平均住院日10.1日,比上年缩短0.2日(见表6)。医师工作负荷增加,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9人次、担负住院3.8床日;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0人次、担负住院3.6床日;乡镇卫生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1.1人次、担负住院2.1床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日均担负诊疗8.3人次,比上年增长1.90人次(见表8)。

(三)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持续上涨(未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医疗机构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平均121.4元,较去年增长了7.8元,上涨了6.85%;住院病人次均医药费用平均为4337.3元,增长了14.21元,上涨了0.33%,增长率均低于陕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涨幅10.2%)(见表10)。

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88.2元,与2014年比较,增长8元,上涨了4.4%;医院人均住院费用5451.3元,与2014年比较,减少了62.4元,下降了1.1%(见表10)。其中: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94.4元,与2014年比较,增长7.6元,上涨了4%;医院人均住院费用5579.9元,与2014年比较,减少了37.1元,下降了0.7%。公立医院中的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次均费用涨幅均高于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91.9元,增长13.86元,上涨了7.79%,高于综合医院5.12个百分点;人均住院费用5674.4元,减少96.08元,下降了1.67%,低于综合医院1.35个百分点。与去年比较,门诊药费占医药费用比重下降2.52个百分点,住院药费占医药费用比重上涨下降2.24个百分点(见表9)。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药费用上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38.2元,增长8.2元,上涨27.3%;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费用55.1元,增长0.71元,上涨1.30%,人均住院费用1170.1元,增长31.61元,上涨2.78 %(见表10)。

三、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

(一)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和疾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儿童预防接种建证(卡)率均达到100%,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14.66万,规范管理率为94.89%;型糖尿病2.77万,规范管理率为94.86%;累计登记建档并录入系统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0.96万人,在册管理0.93万人,检出率为3.67‰,检出率患者管理率88.03%。

(二)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改善。全面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29例;死亡141例。全市累计对272例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进行了免费抗病毒治疗,其中4名儿童。继续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加强肺结核患者发现,规范患者管理,全市共发现肺结核病人1663例,其中新涂阳病人228例,治愈率为88.6%。

(三)全市免疫规划维持在较高水平,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继续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有效预防和控制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相关传染病。全市1岁儿童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乙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97%、99.96%、99.96%、99.96%、99.99%。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6766例,发病率256.25/10万;报告死亡22人,死亡率0.83/10万。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麻疹和细菌性痢疾,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91%;死亡病例艾滋病12例、肺结核5例、狂犬病3例、乙脑1例、梅毒1例。全市丙类传染病除丝虫病和包虫病无发病外,其余9种共报告发病8702例,发病率329.57/10万,无死亡病例。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81%。全市全年未发生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四)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得到提升,“两纲”中期评估指标如期完成。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82%、住院分娩率99.92%,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63%。农村住院分娩率由2011年99.53%提高到2015年99.92%。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11年的18.989/10万下降到2015年的11.05/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6.68‰下降到4.09‰,婴儿死亡率从5.17‰下降到2.91‰。

四、卫生监督执法

(一)清理职责职权,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共清理权责事项257项,保留行政权力220项,下放行政处罚权力7项,整合行政处罚权力1项。

(二)依法开展专项执法监督。扎实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00人次,车辆252车次,检查医疗卫生单位958家,下达监督意见书279份,查处非法行医案件68起,其中查处无证行医案件31起,罚款19.2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万元,药品器械35件(箱),向公安部门移送案件3起,行政诉讼1起,督办查处“医托”举报案件2起,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16件,没收违法所得2900元,罚款6.9万元,约谈医疗广告发布业主单位9个,收缴虚假宣传资料3000余份,查处医疗广告违法行为3起,向工商移交1起,取缔“游医”摊点33个;实施公共场所、饮用水和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公共场所3282户,责令整改497户,行政处罚13户;检查生活饮用水单位139家,抽检水样708份,合格703份,合格率99.29%,对43家供水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检查学校和托幼机构1063所,责令限期整改学校96所。

(三)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监督员及部分协管员培训、全市现场快速检测培训、重点职业病监测培训、参加省级竞赛队员集中培训等活动,累计培训时间30天,累计参训人数350人次;组织开展了全市卫生计生监督技能竞赛活动,投入10万余元,历时2个月,市、县区11支代表队62名选手参加了市级决赛,我市选派的参赛队员在省级、国家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成效显著。全市镇、村协管工作规范化建设达100%以上,协管项目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全市各镇累计报送卫生监督信息报表2028次,对993个监管对象建全了档案,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巡查3322户次,职业咨询1664人次,报告各类信息792条,其中涉及卫生违法线索信息207条,全部得到及时、有效查处。

五、卫生宣传与健康教育

(一)健康教育服务有序推进。全市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03.53万份;累计音像资料播放时间7.50万小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1.22万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0.42万次;咨询活动受众人数15.88万人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0.62万次;健康知识讲座受众人数21.02万人次;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21.62万人次。

(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有效实施。完成了国家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监测、居民健康素养和青少年烟草流行监测,开展市级巡讲24场次,受众3556人,完成率355.6%;联合安康市电视台制作、播出《好医生》、《健康面对面》、《健康大讲堂》等健康教育专题栏目,在安康电视台四个频道及中心城区大型LED屏上播放包括控烟、合理用药、公民素养66条、膳食健康等公益广告2964次,其中安全用药公益广告播出500余次。

    (三) 在组织开展了全市卫生行业首届“五个十佳”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与安康日报社联合开展了“医改在我身边”有奖征文活动,采编稿件62篇,评选表彰获奖作品30篇。组织开展“卫生好新闻”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优秀卫生宣传稿件26篇。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共在市级及以上媒体刊发卫生宣传稿件2386篇,其中:省级及以上媒体刊发965篇、市级媒体刊发1421篇;刊发各县区卫生宣传稿件996篇(省级及以上媒体采用515篇、市级媒体采用481篇),刊发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宣传稿件1246篇(省级及以上媒体采用424篇、市级媒体采用822篇),刊发局机关各科室宣传稿件144篇(省级及以上媒体采用26篇、市级媒体采用118篇),被省卫生计生委表彰为“2015年度全省卫生计生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六、农村卫生和合作医疗

(一)全力推进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创建活动。有7所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评选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15所乡镇卫生院被省卫计委评为省级示范卫生院。

(二)扎实开展“签约式服务”。全市十县区均开展了签约服务,开展签约服务的团队数540余个,开展签约的医务人员880余名,开展签约服务的乡村医生数1800余名,签约对象总数150余万人。

(三)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全面完成。完成对乡镇卫生院169名内、儿科的骨干人员采取网络培训和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统一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及2450名乡村医师开展了业务工作培训。

(四)65岁以上农村居民健康管理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稳步推进。全市65岁老人总数为24.09万人,已体检管理21.99万人,管理率为91.27%。全市应建居民档案数为287.22万人,电子化建档245.44万人,建档率为85.45%。

(五)筹资参合工作全面完成。全市开展新农合的县(区)达10个,参加新农合人口237.01万人,参合率达99.09%。 

(六)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新农合工作暨大病保险启动会议,对新农合大病保险进行了安排部署,印发了《安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实施方案(试行)》并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