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2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安康市中心医院在我市率先成立了重症医学科。也就是从这天起,李江和他的团队肩负起新使命。
十年后的今天,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概括科室的成就:7名医生、29名护士,每年抢救危重症病人达300余例次。十年后的今天,励精图治,有这样一项项荣誉实至名归:“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培育单位”、“省级青年文明号”、“综合目标考核先进科室”、“等级医院评审先进科室”、“医疗安全先进科室”、“危重病人救治先进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先进科室”……
不言败不放弃,从“无力回天”到起死回生
“昨晚又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再次见到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江时,能看出明显有些疲惫,即便如此,依然能感受到一份满满的成就感——刚刚和心内科一起联合救治了一名严重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患者,并成功实施了安康第一例ECMO!
所有的不眠之夜都是为了守护一份平安。重症医学科是集中收治全院各科各类危重患者的科室,在这里,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是和死神在赛跑。严密的观察、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构成重症医学科的日常。作为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是衡量一个现代化综合医院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对医院综合治疗水平的综合检验。足见重症医学科在医院的分量和地位。
“简言之,在很多时候,就是把家属认为已经‘无力回天’的病患,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李江的理解和体悟更为简明。
2012年冬天,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年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入院时已出现休克、意识模糊、呼吸、循环衰竭等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命悬一线,家属都觉得“生存希望不大”,悄悄为患者准备后事。重症医学科并没有放弃,入院后,他们即刻制定抢救方案,启动多学科协作,连续奋战十余小时,患者的生命体征终趋稳定。
经过全科医务人员辛勤忘我的努力救治 20余天后,这个年轻人奇迹般地苏醒了,在康复出院的那一刻,患者和家属鞠躬感谢身后的天使团队。那一刻,所有的语言精练成两个字:谢谢!
2013年秋,我市被毒蜂蜇伤的病人急剧增多,很多病人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经过市中心医院多学科会诊,并结合当时情况以及病人需要,李江及时邀请交大一附院等相关专家来院开展专题培训、学术讲座。经过省级专家的会诊指导,很快优化了治疗方案、进一步规范了流程,《蜂蜇伤诊疗手册》旋即出炉。此举为提高我市毒蜂蜇伤救治水平发挥着积极作用。
回想起2018年夏天从外院转来的那名重症胰腺炎患者,李江仍感慨万千。那是一名外出务工的中年女性,刚返乡,可能是因为劳累和饮食不规律的原因,突发腹痛。在当地医院给予相应处理后病情仍然快速进展,发病第二天即出现尿量减少、呼吸困难。家属慌乱中不知所措,几经打听得知安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能治此病,就立即转入了安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转入时病人已经意识模糊,血压下降。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大抢救就此展开。
“这是一名严重的急性胰腺炎病人,已经出现多脏器功能严重受损的表现,随时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李江在给出诊断的同时,立刻指导医护人员一面给予病人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一面通过了解相关情况,制定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当患者逐渐平稳下来了,已是深夜了。
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腹腔高压综合征、胰性脑病、急性肝衰竭……随着病情演化,相继发生的叠加症状,让患者家属紧张得几近崩溃。重症医学科的医疗团队没有退缩,他们和家属一起并肩作战,一道关一道关地过,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攻克。连续奋战一月余,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十年来,这样的病例数不胜数。十年来,他们内心坚定着一个信念,永不言败,永不放弃。正是如此,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甘奉献敢胜利,危难之中彰显中流砥柱本色
作为学科带头人,李江深知,要冲锋在前,就必须历练一支业务尖兵。
为此,他一方面组织科室业务学习,以疑难病例讨论、临床知识点培训、带教讲解等形式,强本固基,锻造业务素养;一方面,通过送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培养方式,内修外练,提升应急能力。
十年磨一剑。至目前,重症医学科三级医师架构业已形成,7名医生全部考取了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资质,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先后培养了心脏、呼吸、肾病、创伤以及神经等危重症亚专业医生,形成了各有所长、优势互补的医疗团队。人才培养和建设赋能核心业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重症血液净化治疗、床旁支气管镜治疗……一项项重症抢救技术全面开展。
巾帼不让须眉,安康市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团队被院领导给予这样的评价:技术过硬、知识全面、责任心强。
“进入重症医学科治疗的患者,几乎都是急危重症患者和大手术之后的患者,病种多,病情复杂。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动作、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等等,都是重症医学科护士必不可少的素质。”护士长唐雪花介绍,她们不但要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还要对重症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唐雪花的记忆中,停留着这样一个鲜活的例子。一位50多岁的患者,从入院的气管插管到后来的气管切开,交流异常艰难。有天晚上,值班护士根据患者的口型和略显模糊的笔画来猜测出他双腿不舒服,管床护士边按摩边进行心理疏导,天亮时,患者他用手轻轻敲打病床,护士以为那是他身体不适发出的信号。意想不到的是,从他模糊的表达中,护士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很不好意思,让你们受累!” 唐雪花说:“每逢此时,我们再苦再累都觉得值。”
业务精进的同时,科室还陆续制定了例会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护理制度、专科培训制度、临床科室间交接的制度、准入制度、探视患者管理制度等十余项管理制度,使医疗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甲医院创建、等级医院复审、平安医院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一件件重大事件,总有重症医学科的无私奉献。
毒蜂蜇伤救治一线、重大交通事故抢险、洪水泥石流救治现场……一场场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总有重症医学科奔忙的身影。
尤为一提的是,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重症医学科三芬英医生、张朝升护师临危受命,驰援武汉,科室多名工作人员积极支援医院救治新冠肺炎的最前线,再次彰显了团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敢于胜利的中流砥柱本色。
硬件“硬”底气足,打造区域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心
“重症医学科的医疗设备可以用高、精、尖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李江告诉记者,这一切都与医院的倾力支持密不可分。
李江掰着指头清点着自己的“家当”,全自动空气消毒系统,以保证病房空气质量,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床旁多功能监护仪,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24小时监护。多功能呼吸机、便携式超声、移动式DR系统、可视化喉镜、电子支气管镜、体外起搏除颤仪、床旁脑电监护系统、血液净化治疗系统……重症监护、床旁检查、重症支持等设备一应俱全。
“有了这些先进设备,重症医学科将完全可以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等危重疾病的治疗。这一切,为打造我市乃至陕南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重症医学科的心声,也是他们面向未来许下的铮铮誓言。
在硬件条件的支撑下,重症医学科更有底气和信心,如今收治病种涉及内、外、妇、儿、急诊等各个专科,业务范围拓展到重症医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对重症感染、多发创伤、重症胰腺炎、急性中毒等以及由此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血液净化治疗经验丰富,技术日臻成熟。
守卫“后大门”,筑牢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重症医学科在医院中素有医院救治的“后大门”之称,也被称为“第N+1”个病房,“后大门”守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能否得到继续延续。
对此,重症医学科给出的答案是,作为危重症综合救治平台,为卒中中心、心衰中心、胸痛中心、房颤中心、急诊与创伤中心的救治工作提供了坚强后盾,更为患者筑牢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重症医学科不仅积极推行重症医学理念,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同时,作为安康市重症医学质量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还要负责全市重症医学科的规范化的建设与发展。“通过重症医学质控中心这个平台,每年举办一至两次重症诊疗技术培训会,推广重症诊疗技术,使安康的重症救治技术达到标准化、同质化、规范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李江说。
面向未来,安康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也制定了更长远的规划,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危重症综合救治平台,努力践行重症医学理念,对重症病人做到观念前置,早期识别、早期处理,加大亚专科人员培养力度,提升医院危重症综合救治水平。深化重症医学质控中心职能,加强对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的督导工作,提高全市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质量,加大重症医学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推动全市重症医学同质化、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