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
标题 | 【政协提案】关于解决全市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建议 | ||||
编号 | 28 | 办理部门 | 人事教育科 |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签发人 | 王龙军 | 类别 | B |
签发日期 | 2020-09-24 10:00 | 发布日期 | 2020-09-28 15:56 | ||
正文 |
习近平总书记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要针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我市各级疾控中心在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新冠肺炎确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等的要求,我们对安康市市级及县区级疾控中心的现状开展了调研,发现了一些短板和不足,对疾控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以促进我市疾控中心现状改善和服务能力提高。 一、工作任务 目前疾控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工作任务:传染病疫情信息、免疫规划、高血压、糖尿病管理,食品安全风险、城乡生活饮用水、食源性疾病监测,艾滋病、地方病和结核病防制,职业病诊断,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置,心脑血管和肿瘤的监测,医疗机构放射剂量监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配合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完成宾馆、饭店、理发店、游泳场馆等公共场所卫生抽检任务,以及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抽检,血液制品抽检等。从今年开始,劳动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工作任务将逐年增加。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安康市疾控中心承担着全市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各县区流行病学调查审核、密切接触者追踪等,承担全市市级医院和9线1区县区级医院的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工作,共完成5000余例核酸检测,工作量很大,由于人员不足,从市中心医院、中医医院抽调检验人员帮助开展此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疾控机构发展严重滞后。人力资源配置不足。全省市级疾控机构平均103人,安康为87人;县区平均为43人,安康为35人。人员年龄老化,全市疾控机构人员45岁以上占45.6%。专业人员业务技能普遍低下,安康市疾控中心无学位人员占比达52.1%,县区疾控中心无学位人员占比为73.4%。县区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低下,仪器设备配置与国家标准要求差距大,国家标准是106台(件),安康平均为40台(件),实验室检测能力仅达到国家要求标准的53.4%。 (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滞后。市、县区疾控机构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多年不变甚至减编,创收和收费项目全部变为无偿服务,而业务工作职能不断增加,缺乏必要的薪酬外激励机制等多种因素造成公共卫生人员在社会中相对经济地位低,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队伍不稳定,人才招不来、留不住。 (三)疾控体系服务能力不能胜任健康安康建设的要求。广大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快速增加与疾控机构现状相比较,凸显出疾控机构从人员编制、体制、人力资源、经费支持和业务能力等诸方面存在的发展滞后。 三、建议 (一)提高薪酬待遇。尽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提高疾病控制及公共卫生人员薪酬待遇,使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能享受医改红利,抓住政策机遇,与医疗行业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同步推进,充分调动广大公共卫生专业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编制部门应尽快落实中省有关疾控机构人员配置的标准,切实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在不违反国家人员招聘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各疾控机构的实际,扩大疾控机构招录紧缺人才的自主权,同时通过在职学历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为逐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创造便利条件。 (三)切实加强实验室建设。通过发改部门争取项目、地方财政投入等多种途径,逐步配齐检验检测设备,为卫生监测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
||||
回复 |
九三学社安康市基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解决全市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你委对全市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提出的宝贵建议。公共卫生机构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加强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卫生健康部门的重要职责。对此,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卫健委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扎实做好重大疾病防控 全市连续多年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丙类传染病总体发病率稳中有降。疫苗针对疾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点,每年免费给适龄儿童接种90多万剂次,接种率以镇为单位均达95%以上。艾滋病报告发病数由2016年的全省第6位下降至第7位,结核病发病率由2016年的110.30/10万下降到2019年的73.81/10万。2018年以来,全市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性砷中毒均达到国家控制或清除标准。持续做好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工作,开展了肿瘤监测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全市麻风病现症病人8例,达到消除标准。 二、加强疾病监测实验室建设 一是市疾控中心完成了搬迁后实验室资质重新认证和整体装修改造,检验项目开展率达到国家地市级疾控机构标准的74%,实验室综合能力位居全省前二。二是各县区疾控中心共有专用实验室20个,均有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石泉、旬阳县疾控中心建成P2实验室,白河、石泉县疾控中心设置理化、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有4个县区疾控中心取得实验室计量认证,6个县疾控中心具备水质常规监测能力。 三、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网络 全市各级依托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体系,市、县区疾控中心修订完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持续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市急救指挥中心设在市中心医院,市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通过省级评估,市120急救中心完成迁址新建和院前急救信息化管理系统升级,全市卫生健康视频会议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各县区均组建了县(区)镇办一体化的120急救中心,实现了全天候医疗卫生救援。全市以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汉阴、石泉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应急规范县,旬阳县完成自评申报省级验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一般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和重大疾病监测报告、监督协管等工作。近三年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5起,无较大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四、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扎实做好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工作。2013年以来,市卫健、人社部门积极组织县、镇医疗机构开展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工作,由医疗卫生机构在招聘会现场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审核,确定拟招聘人选,由市县卫健、人社按程序审查公示,已累计招聘医学本科生1659名,其中公共卫生专业招聘133名。这些学生通过近八年的工作实践,大部分已经成为县镇医疗卫生机构的骨干。二是做好市本级人才招聘。2013年以来,通过全市组织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市疾控中心共招聘本科生25名,通过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市疾控中心共招聘硕士研究生4名,有力改善了实际疾控部门人员机构。三是简化招聘程序。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基层事业单位招聘工作的通知》精神,对于紧缺特殊人才,经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核准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以确保人员招的来、留得住、干得好。今年,通过疫情防控火线练兵办法为市疾控中心招聘4人、区第三医院(传染病院)招聘8人。 五、全力落实薪酬待遇政策 一是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按照省政府印发的《陕西省医疗卫生领域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公共卫生经费主要是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央基础部分,中央与地方按8:2分担。地方负担部分和我省实施项目,从2019年起,省财政以2018年市县补助为固定基数补助市县,新增部分,省与市县按5:5分担。市县负担部分,市与县按照1:9分担,宁陕、紫阳、岚皋等3个省管县由县区自行负担,市级不补助。按照常住人口267万人、人均65元的标准计算,中、省、市、县财政均已足额落实到位。二是加强疾控能力建设。自2009年起,中央预算内已安排资金对我市除旬阳县疾控中心外的1个市级疾控中心、9个县级疾控中心全部进行了建设,总投资2.1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100万元,建设工作全面推进落实中。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抓住中省疫情防控相关政策,积极申请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9个,争取中央投资9900万元,用于县级医院发热门诊、感染性疾病科、PCR实验室、重症监护病区及设备购置等。组织申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项目35个,总概算投资8.24亿元。其中市本级入库项目4个,总概算投资2.84亿元。 上述这些工作和措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市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但通过与新冠肺炎的斗争,反映出我市疾病防控还存在许多短板弱项,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正如你委提出的提高疾控公卫人员薪酬待遇等三条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吃透上级政策,采取积极措施,认真抓好落实。但由于受政策、制度等制约,这些问题只能创造条件逐步解决,要彻底全面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和长期的努力。对此,我们将牢记使命,改革创新,通过不懈努力和积极工作,不断把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感谢你委对我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公共卫生防控体制机制能力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推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