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文件,在全市推广汉阴县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工作经验。
近年来,汉阴县围绕“县强、镇活、村稳”的县域综合医改目标,在基础硬件、人才队伍、薪酬改革、村医监管、医共体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探索出一条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的务实路径。该县坚持政府主导,强化组织保障和规划布局,加大本级财政对基层卫生倾斜力度,持续加强医疗机构硬件基础建设,构建起居民看病就医15分钟“医疗圈”。县卫健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从管理模式、薪酬制度、人事制度入手,积极探索创新,推进运行机制改革。围绕省市卫健工作“风向标”,切实做强县级公立医院、做活镇级卫生院、做稳村医队伍,实现资源整合效益最大化,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效能。该县坚持不断创新,织好健康服务网络。深入推进健康汉阴建设,一手抓全民健康教育,一手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医共体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通过转变资金分配方式的杠杆作用推动落实分级诊疗,促进辖区卫生健康机构由“管治病”到“管健康”的转向。2020 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2.1%,镇村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到64%,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6.94%提升到16.9%,群众健康获得感、满意度显著增强,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政府要求各县区,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高效推进。建立政府主导、卫健和医保部门实施、相关部门协同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医疗、医保、医药工作,梳理分析基础硬件、人才队伍、编制人事工作问题,及时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强有力推进县域综合医改。二要落实投入政策,保障运行发展。按照公立医院“六项投入”政策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要求,足额保障财政资金投入;认真落实村医基本药物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政策,解决好村医养老保险补助,稳定村医队伍,增强村医岗位吸引力。三要用活人才政策,激发内生动力。实行县域内人员管理“县聘镇用”和“镇聘村用”,借鉴汉阴县与医学院合作培养后备村医的做法,积极拓宽村医来源渠道,优化村医年龄结构。全面落实“两个允许”,建立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四要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服务体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县镇、镇村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突出抓好统筹规划,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一家人”,形成管理、服务、利益、责任“四大共同体”。要参照汉阴县镇村“532”管理模式,加强镇村一体化管理,让村卫生室成为镇卫生院派出机构,由镇卫生院对村医实施竞聘上岗、常态化培训和考核,并切实保障好偏远村、小村村医工资收入,筑牢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同时,鼓励各县区创造更多典型经验,打造安康改革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