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构建大卫生大健康格局 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

作者:吴欣骏 金青云来源: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日期:2023-05-09 10:14
分享


近年来,石泉县坚持人民至上、健康优先,以健康石泉建设统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局,探索建立与石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康服务和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了“纵向共管、横向共建、健产共融、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五共五促”模式,健康石泉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石泉县“五个一”推进健康细胞示范建设、“1+3”融合推进健康城市、“健康+X”工作模式等工作经验得到省级肯定推广,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健康县城建设试点县和健康素养促进项目试点县。
 坚持纵向共管,促进建设合力不断凝聚。县委印发了《健康石泉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了健康建设工作委员会,陆续制定了《健康委员会工作规则》《健康行动考核实施方案》《健康联席会议制度》等配套措施。健全和完善了重大公共决策健康审查、健康联席会议、健康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制度。建立了由县委、县政府总体谋划、资源整合,县健康办牵头抓总,各镇各部门沟通协调、统筹推进,村(社区)组织动员、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为避免健康建设成为卫健部门唱“独角戏”现象发生,破解社会面参与程度不高等难题,石泉县将健康细胞示范建设作为十七项行动中的先导和基础,按照每个细胞“一个专班负责、一个实施方案、一份任务清单、一个专家团队、一套考核指标”的“五个一”工作要求抓实抓好,着力培育一批典型样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夯实健康建设的微观基础。
  坚持横向共建,促进建设理念不断转变。坚持以“大健康”为目标,把“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健康建设从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向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转变,从依靠卫生健康系统向社会整体联动转变,着力构建“大卫生”格局和“大健康”环境。统筹协调农业、水利、城建、生态环保等部门开展跨部门健康行动,强化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联合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了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善大气、土壤环境质量,共同应对和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同时,坚持以“治未病”为导向,成立了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健康教育资源库,培养民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从策略上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坚持健产共融,促进建设内涵不断丰富。把发展壮大大健康产业作为推进健康石泉建设的攻坚方向,一体推进健康产业链提级、创新链赋能、价值链攀升,努力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体现健康作用,彰显“头雁”作为,不断丰富健康石泉建设新内涵,赋予健康石泉建设新动能。立足石泉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努力把健康元素充分融合到“食、养、游、玩”等产业发展各环节中。建设了本草溪谷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实施了石泉湾旅居康养、后柳水乡“泊心湾”、池河温泉康养城等项目。倡导“原生态”“健康养生”美食理念,挖掘中药材的药食作用,推动传统食养产品和营养膳食产品的研发,开发庖汤宴、富硒蚕乡宴、汉水鱼宴等健康膳食3款。
  坚持责任共担,促进建设基础不断夯实。县人大、县政协定期对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视察调研,县考核办将健康石泉建设纳入各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并逐年加大赋分权重。县健康办按照职责分工,制定了《健康石泉建设责任清单》,把39项约束性指标和38项预期性指标层层落实到单位到科室到人员。同时对核心指标进行监测评估,按照“月监测、季通报”,定期将结果向各镇、各部门进行正负双向反馈,切实做到底子清、责任明、措施实、效果好。
  坚持成果共享,促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通过持续深化“健康+X”,健康元素不断向社会各领域延伸融合,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不断减少,健康友好型环境基本形成,人民群众关注健康、崇尚健康、享受健康的氛围不断强化。截至目前,石泉县累计建成健康公园1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3个,健康步道68千米、健康阶梯3处。全县168个单位,1.9万余户家庭开展了健康细胞示范建设,65家单位和企业先后获得省市命名。县城区连续3轮顺利通过国卫复审,累计培育国家卫生镇4个,省级卫生镇6个,省、市级卫生村、卫生单位202个,无烟党政机关全面覆盖。县域人群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儿童死亡率等核心指标不断优化。
  通过持续发力,石泉县已初步实现了健康治理从碎片向集成、从被动向主动、从突击向长效、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人民群众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初步建立,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管理闭环基本形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