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危重新生儿诊疗技术迈上新台阶

作者:兰媚来源:安康市人民医院发布日期:2023-10-19 15:27
分享


近日,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功为一名早产低体重儿实施了下肢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该院危重新生儿的治疗护理提供了更加高效、可靠、坚实的技术保障,也标志着该院治疗危重新生儿的诊疗技术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9月末,该院新生儿科收治了一名胎龄33+5周,体重1545克的低出生体重儿。患儿胎龄小,体重低,且合并新生儿贫血、新生儿低蛋白血症,全身轻度水肿,新生儿科静疗团队第一时间给予患儿置入脐静脉导管,为患儿搭建了生命通道。住院治疗10日,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奶量由最初3毫升增至18毫升,由于脐静脉留置时间为7—10天,需拔除脐静脉导管,新生儿胃肠功能脆弱,要进行长期外周静脉高营养治疗,但其上肢外周静脉不具备穿刺条件,经静疗团队认真评估、充分讨论,决定经下肢大隐静脉实施PICC置管术。

术前准备工作就绪后,PICC穿刺置管术由新生儿科具有PICC穿刺资格的专科护士实施操作,测量从穿刺点至脐部再至胸骨剑突处,总长度为21厘米。术中患儿平卧位,持续进行心电监测,专科护士严谨操作、默契配合,静脉穿刺成功后缓慢送管,操作过程顺利,患儿无不适反应。压迫穿刺点5-10分钟至不出血,充分固定完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置管后经腹平片提示PICC管前端位于中线处约第8至9胸椎水平,位置理想,保留PICC置管,手术顺利完成。为新生儿输入静脉营养液,建立了有效的静脉通路,保障了患儿的正常治疗。

新生儿PICC是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理想的静脉通道。新生儿PICC导管是直径仅有1.9F(0.33毫米)的软管,相当于“线”一样粗细,由于导管内没有硬物支撑,新生儿的血管太过细小,配合度差,需要穿刺技术十分娴熟且具有相关资质的护理人员才能进行操作。新生儿PICC置管术堪称早产儿的“生命线”,可为患儿提供中期至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最大程度降低药物对新生儿血管的损伤,保护新生儿脆弱的外周静脉,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及危重患儿的存活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