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是个仅有7.4万人口的山区县城,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宁陕县医院是全县唯一一所二级乙等综合性公立医院,卫技人员短缺、设备配置落后、业务拓展缓慢和学科发展滞后。如何在深化医改工作中破解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瓶颈”?更好地服务群众是该县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难题。
2014年,西电集团医院和宁陕县在深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的基础上,共同组建了跨区域的市县镇、一二三级医院一体化服务医疗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推进分级诊疗、深化医改的新路子,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改变,从真情帮扶做起
从2009年9月建立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关系,到2015年3月正式建立协作医院关系,西电集团医院和宁陕县医院真正实现了变“真情输血”为“用心造血”。
西电集团医院通过下派“授课”和选调“上学”的方式,双向循环全方位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先后派出50余名技术骨干到该县医院普外、妇产、儿科等10余个专业坐诊,完成门急诊22390人次、开展手术471例、危重病人抢救292例、开展新技术10项、接受进修培训70余人次。无偿支援核磁共振、血液透析机、体外碎石机、眼科B超、手术显微镜、裂隙镜等价值700余万元手术设备10余台。
2014年9月,共同组建的眼科将两家医院的科室人员和设备进行了统一调度和有效配置。西电集团医院无偿投资配备了80余万元的眼科设备,长期安排3名技术骨干驻院开展眼科业务,短短几个月,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130余台、深入镇村普查眼病120余例,截至7月,眼科门诊患者达11598人、住院296人、手术368台,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9.8%、171.5%、2353%,其中白内障手术136例,填补了该县无专业眼科空白,眼科病人可以就地求医,减轻了群众患病到外地就医的负担。
质变,从优化机制开始
宁陕县坚持以方便群众就医为导向,以病人为中心,在合疗保险、病人无障碍分诊、财务结算、信息系统对接等方面创新流程,提高优质医疗资源的运行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自付费用,破解大城市三级医院人满为患,县镇医院门前冷落的问题。
在实施一体化医疗过程中,突破了合疗报销政策、医疗纠纷认定、病人无障碍分诊、财务报销结算、信息系统对接等多种流程和规定,实现了医疗机构各自为阵到整体联动、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单一服务到套餐服务“三个转变”。同时实行单位法人、管理主体、人员关系、编制总额、财务核算“五个不变”,确保了一体化医疗机构的公益性。
在制定双向转诊、医疗纠纷认定制度方面,两家医院进行了大胆尝试,对于有条件无技术的由三级医院派业务骨干开展指导业务;对于无条件无技术的由三级医院实施科室托管,无偿投入人力、物力开展业务;对于危重病人或二级医院处理不了的病人,直接通过绿色急救通道转三级医院进行治疗;对于在三级医院接受治疗需要康复的病人,可转回二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同时对转诊西电集团医院的宁陕新农合病人给予政策倾斜,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优惠政策。
今年4月27日,宁陕县77岁高龄的老人周兴隆,经宁陕县医院转入西电集团医院住院治疗,两日内该院为老人顺利完成肠梗阻根治术,5月8日,老人再次回到宁陕县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父亲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只在县医院办理了一次入院和出院手续,14天的治疗共计花费2.29万余元,报销后自负费用1.13万余元。整个治疗过程以及转诊联系,我们没操半点心,转院过程中的联系和结账,都是县医院管的……”周兴隆的女儿周玉红说。
■链接
据统计:宁陕县2014年合疗病人县内住院比例达63%,与2013年同期相比增长10%,节省合疗资金支出180余万元,降低患者就医支出达300余万元。同时,在一体化管理带动下,基层卫生院最担心的医疗安全有了坚强的后盾,如今也迎来了到家门口医院治疗的乡亲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