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中医药事业的春天

作者:来源:发布日期:2018-12-28 00:00
分享

中医药是我国医学科学的瑰宝,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能够延续至今,主要把握了人与外在环境密切相关的规律,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出发,以“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未病先防”的诊疗原则,运用“气血、阴阳、五行”学说,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辅以天然的中药进行疾病治疗。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观念和医疗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其丰富的保健、治疗功效被广大群众广泛接受。

众所周知,宁陕县是一个典型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0.2%,气候温润,非常适宜各类中药生长,县域盛产各类中药材1034种,其中植物药材975种,动物药材49种,矿物药材10种。天麻、猪苓、秦党、杜仲、山茱萸、五味子等人工种植已初具规模。同时,由于经济落后,改革乏力,中医人才匮乏,中药利用率低,整体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非常滞后。因此,如何利用丰富的中药资源为广大基层群众服好务,如何抢抓中央办公厅扶贫包抓机遇实现中医药事业的追赶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是以政府保障为前提,启动发展“总阀门”。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发改委、财政、农水科技、卫计、食药、民政、教体、扶贫等部门和中药材种植重点镇为成员的宁陕县中医药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大力气抓好中医药发展事项的协调、对接、联络、落实和推广工作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医药法》的基础上,积极出台保护、鼓励中医药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办法,广泛收集整理民间单方、验方,多方挖掘中医传承人才,推进落实中医诊所举办备案制管理办法,放宽办医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特色的康复医院、中医诊所,支持药品经营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进一步加大对县中医院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加编制备案制管理总额,补助人员基本工资及临聘人员工资,全额保障在编人员“五险一金”和临聘人员“三金”,每年安排大型诊疗设备、人才培养基金,让县中医院能够轻装上阵,在“十三五”期间实现错位发展和追赶发展。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建设发展“主阵地”。充分利用中央预算投资6400万元建设中医院的有利契机,坚持“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原则,充分论证,超前谋划,力争将中医院建设成为专科特色明显、群众满意的二级中医院。同时,立足宁陕独特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放眼大健康领域,引入社会资金,进一步做大做强项目,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非药物治疗的特色,打造一个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休闲旅游、中药材种植研究、中药材花卉观光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养生项目将中医院及养生园项目打造成“宁陕名片、西北亮点”。加快镇卫生院中医馆和村卫生室建设,在80%的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中药房,50%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是以人才建设为支撑,提升发展“软实力”。通过多种措施加大中医、中药、针灸推拿、康复医疗等专业医学本科生的招聘力度,多方储备中医药人才。选送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到陕西中医药大学进行5年学习,订单定向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本科医学生,加大本土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加强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对口协作力度,定期选派县中医院、县医院及镇卫生院中医业务骨干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免费进修学习。每年组织乡村医生集中开展1-2次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常态化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合作建立陕西中医药大学中药材实习基地,积极挖掘宁陕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通过“学校+基地+农户”的教学、科研、生产模式,及时解决药材种植的关键技术环节,进一步提升宁陕当地中药材种植水平,促进药农致富增收。

四是以企业引进为载体,拉长发展“产业链”。积极创建中医药发展示范县,聘请专家对宁陕县中药材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适合种植药材品种,加大药材种植政府补助力度,积极引导合作社、农户种植药材大力引进中药材经营企业,进一步挖掘延伸中医、中药的产业链条,推行“公司+农户”、“互联网+农户”等多种模式,包装经营宁陕道地药材,打造陕南药材种植基地,带动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五是以医养结合为抓手,实现发展“新突破”。积极推进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工作,坚持把医疗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模式有机结合,加大医疗机构参与、支持养老服务工作力度,确保二级及二级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县医院、中医院设立老年门诊。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发挥责任医师团队作用,把贫困人口、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结核病患者六类人作为签约服务重点,制定个性化健康服务管理方案,切实增强城乡居民获得感。积极出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助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发展。同时,突破部门思维,强化同宣传、城建、环保、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协作,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把健康工作拓展到全民健身、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基础建设等相关领域,最大程度控制和消除健康危险因素,齐心协力构建舒适、宜居的健康生活环境。

 
关闭